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5日
【核心提示】臀部感染是医学上被称为臀部软组织感染的一种,病情轻重不一。而作为人体排泄物的一个重要出口,肛门往往是臀部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一但肛门四周出现小硬块或肿块,慢慢的出现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夜不能眠、大便秘结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全身不适、精神疲惫乏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就应警惕是肛周脓肿。市第五医院肛肠科主任陈远崇表示,肛周脓肿是臀部软组织感染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类,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为肛瘘。症状比较严重的通常需要在手术切开引流,同时给予有效的抗菌素治疗。
肛门肿块?疼痛?红肿?当心肛周脓肿
细菌是脓肿的“罪魁祸首”
陈远崇介绍,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本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虽然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但要是究其本质,还是肠道菌“惹的祸”。在肛门周围的组织结构中主要包括肛窦、肛腺和肛周间隙。在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时,肠道菌群进入肛窦就容易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致肛腺液流出受阻,引起肛腺感染,随即炎症通过肌间隙及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因此,肛周脓肿形成往往有三个“先决条件”。
机体抵抗力不足。就是说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大吃大喝的包含习惯,会在不知不觉间削弱了身体的免疫力,使得机体在面对细菌的侵扰下“一败涂地”;
组织内部暴露于外。与四肢、脏器等器官组织不同,肛管作为消化管最末端、排泄物的出口,本身就是与外界相通的,加之肛管上齿线、肛窦、肛腺的结构,使细菌接触组织内部的途径多达三条;
另外,大便干燥或不成形,上厕所时间太长、久蹲久坐久站等引起肛管压力太大的话,大便很容易进入肛窦,从而引起以后的一系列症状。
警惕疼痛、坠胀和发热
在陈远崇的介绍中,肛周脓肿依据其发生的位置,主要可分为“低位”与“高位”两种。低位的肛周脓肿主要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会非常剧烈,且逐渐加重,很多患者会因此而吃不下,睡不着,直到脓肿破溃、脓液流出后,疼痛可暂时性减轻;高位的肛周脓肿不一定会疼痛,因为“高位”一般位于直肠,周围空间属于盆腔,这里分布的植物神经对普通刺激不敏感,因此高位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坠胀不适和便意明显。同时,肛周脓肿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发热,最高可达到或超过40℃,一般来说,脓腔越大越深,持续时间越长,发热的可能性越大。
低位肛周脓肿因为症状体征明显,所以临床上诊断不困难,但是很多患者及家属会误认为是普通的疖肿,自行给以涂抹百多邦、红霉素等药膏,或口服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因肠道内细菌不断通过内口进入肛周间隙,炎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使感染扩散,出现延误治疗情况。
婴儿肛周脓肿早期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大便干燥、尿黄等,早期不会分解和化脓,也可伴有无食欲、因疼痛和不适而哭泣、发热、大便干燥、尿黄等全身症状;一但化脓,局部会变软而且发白。在发病初期,宝宝的疼痛表现为肛门胀痛和化脓时的跳跃痛,特别是排便时,宝宝的疼痛会明显增加。
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陈远崇介绍,肛周脓肿治疗首先选择的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以直接切开脓腔,放出脓液,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再借助双氧水、碘伏水或甲硝唑液清洗脓腔,可迅速缓解症状。低位脓肿可直接行根治手术;高位脓肿先切开引流,待3个月左右瘘管形成内口明确后再行根治手术。
肛周脓肿术后恢复期较长,尤其对于脓腔较深的伤口。肛周脓肿伤口为感染伤口,不能行清洁缝合。术后伤口换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重要部分,换药可以甲硝唑等冲洗脓腔,外用祛腐生肌类药物,填塞油纱条防止伤口假愈合形成(脓腔未愈合皮肤先愈合),从而可以帮助肉芽快速生长,减少脓肿复发。
陈远崇表示,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一定要做好肛门周围清洁以及护理。肛门护理的第一步是要保证肛周清洁,便后用水冲洗,既避免疼痛,又能有效清洁。同时,每晚至少用37℃左右的温水坐浴十分钟,虽然不需任何药物,但可以加速静脉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促进愈合。日常坐姿也要保持肛门悬空,不压迫肛周血管,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加速水肿的消除和伤口的愈合,同时避免压痛。
“同时,一定要预防便秘。”陈远崇表示,便秘不仅会加重伤口的疼痛,还容易导致大便滞留在肠道内,其中的病菌和有害物质会让伤口感染,从而加重疼痛。
【小科普】
肛周脓肿预防
在陈远崇的介绍中,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和提高免疫力是预防肛周脓肿的根本措施。
饮食方面,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麻、刺激的食物,并且禁烟酒;
工作和生活中,应减少长时间的站位和坐位,减少排便时间,可以减轻肛周的水肿问题;
劳累或者休息不佳时,一但出现肛周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坚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门,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
积极防治其它肛门疾病,如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生;
及时治疗可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溃疡性大肠炎、肠结核等;
不要久坐湿地,以免肛门部受凉受湿,引起感染;
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与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
一旦发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应早期医治,以防蔓延、扩散;
患者愈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出汗,大便时不能用力过度,可以预防肛周脓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