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
您的位置:首页健康课堂

肛肠手术不用怕 解决疼痛有办法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3日

    【核心提示】肛肠疾病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疼痛是肛肠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很多患者因为惧怕疼痛而不敢做手术,导致疾病进展,到最后还是得行手术治疗。“其实,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很多肛肠科手术后并不会有太大的疼痛。”市第五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牛富国介绍,对于肛肠术后的疼痛,医生们会有多重对策进行解决,患者大可不必“思痛生畏”或“惧痛忌医”,而应尽早就医,以免病情发展而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肛肠手术不用怕解决疼痛有办法

    以往会很疼的肛肠手术

    牛富国介绍,以往肛肠手术后之所以会感到特别疼痛,与该部位的生理结构有很大关系。

    肛门感觉敏锐。肛门是消化道的出口,由于其承担着排便任务,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使支配肛门的神经异常丰富,肛门局部较身体其它部位对各种刺激异常敏感。

    肛门部位凹陷。汗腺发达,肛毛丛生,很少暴露,空气不流通,加之为粪、尿以及阴道分泌物的出口,术后容易污染而造成炎性水肿,产生疼痛。

    肛门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主要承担闭合肛门的作用,是直肠壁肌肉的延续和终端,属于平滑肌。平滑肌的特点是非常容易痉挛且不受主观意识控制,当处于暴露状态受到肠腔分泌物、粪便、手术牵拉等化学和物理的刺激都会不自主发生痉挛,痉挛后会加重肛门局部缺血和水肿的发生,使疼痛加重。

    排便。肛门在排便过程中会反复扩张、收缩,牵拉手术创口,加重疼痛。同时若粪便异常,干燥或腹泻也会刺激创口。所以很多肛肠患者把术后排便叫过关,有人甚至通过禁食来控制排便希望逃过这一关。但这是错误的,一方面禁食导致营养缺乏会影响创口愈合,另一方面肛门也需要在“活动”状态下修复才不影响以后的功能。

    此外,以往的肛肠科手术一般都是开放性创面,术后排便、换药等接触创面会引起疼痛。

    安全有效的“鞍麻”

    “手术几乎都需要麻醉,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肛肠手术的麻醉方法也在也不断进步,特别是鞍麻。”牛富国说,鞍麻是蛛网膜下腔麻醉(人们俗称的半身麻醉)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将麻醉药物从腰椎间注入蛛网膜下腔内会使会阴部产生鞍状麻醉效果,适用于直肠肛门会阴部的手术。这种麻醉方式是阻滞平面最低、对患者生理影响最轻的脊髓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起效迅速、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且鞍麻后肛门松弛,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相较于局麻阻滞的不完善,鞍麻能使患者在完全无痛的状态下完成手术,也不同于局麻需反复进针,且避开了疼痛敏感区,在实施操作上也大大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进针远离病灶,减少水肿,皮下淤血及感染的机会。

    在牛富国的介绍中,鞍麻虽然安全有效,但却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与其他麻醉方式不同,鞍麻需要患者在坐立位下实施麻醉,使用低剂量,重比重的麻醉药物通过重力扩散作用到达鞍区麻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麻醉方式对药物剂量的控制精确度要求较高,剂量稍大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剂量稍低麻醉效果差,无法满足手术要求。只有在合适剂量下的鞍麻可以基本不影响患者下肢肌力情况下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既能满足手术要求的,也能满足患者围术期舒适的要求,同时复合合理的术后镇痛方案,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麻醉“药劲儿”过了也不用担心

    牛富国介绍,很多患者不仅对术中疼痛极其恐惧,对术后疼痛也及为担心。而实际上,镇痛泵的个体化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患者术后疼痛的问题。

    PCA自控型镇痛泵是麻醉医生用于患者术后镇痛的一种工具,也可以把它说成是智能镇痛泵,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做到术后个体化镇痛的方法,可以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内容,是属于患者的专属镇痛模式。它会自动注药让镇痛药物在血浆中保持一个止痛的稳定的浓度,同时还可以让患者自行按压追加,迅速给药,加强效果,迅速减轻疼痛。麻醉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设置一个最大安全剂量,让患者在非常安全的情况下感受术后无痛的舒适。一般在手术结束前5-10分钟会连接好镇痛泵,并随患者返回病房,嘱相关人员其使用方法,从而做到术中术后全程无缝衔接镇痛。

    在牛富国的介绍中,镇痛泵是目前术后镇痛最先进的方法,优点有很多。

    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比传统的口服,肌注镇痛药的方式的效果更好,镇痛时间更持久。

    完善的镇痛能减轻中枢敏感化,降低炎症因子,促使伤口更快更好的愈合。

    不影响患者自由活动,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能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减少术后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有利于降低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对心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有利。

    有利于患者充分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小科普】肛肠术后疼痛的分类

    创口痛。主要发生在术后数小时内和排便过程中和过程后,平常状态下不明显,一般可忍。特点是疼痛程度与手术创口多少和创面大小成正比,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肛周脓肿手术创口痛。这种疼痛的峰值与其他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出现在术后5日左右,主要是因为此时脓腔的腐败组织才脱落,神经末梢才会暴露。此后随着肉芽的生长,神经末梢被覆盖,疼痛也会减轻和消失。

    括约肌痉挛痛。发生在术后数天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呈持续性或有规律的阵阵发作,有的患者形容为阵阵抽搐样痛,严重时会合并排便排尿困难。

    并发症痛。发生在术后数天内,突然发生,疼痛程度较重,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递减。

    瘢痕痛。是手术创口愈合后的瘢痕挛缩造成的,瘢痕越重越易出现。一般出现在术后一月后,表现为一过性针刺样痛,程度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