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
您的位置:首页健康课堂

防控高血压 祝你好孕来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0日

    【核心提示】在妊娠期,准妈妈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妊娠期的高血压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妊娠同时血压升高的一系列疾病,大多在怀孕20周以后出现,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孕妈若患有妊娠期高血压,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度蛋白尿;重者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死亡。另外,还会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死亡等风险,影响母婴健康。市第五医院妇产2科主任贾秀荣表示,患有孕期高血压的女性,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方式控制血压,绝大多数孕妇和胎儿均能安全度过孕产期。

    防控高血压,助你好“孕”来

    血压多高是界限?

    “对于一般人群,收缩压超过140mmHg和舒张压超过90mmHg,满足一个就是高血压了。”贾秀荣表示,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一般要至少测量两次,测量间隔6小时以上,两次结果都是高血压,才能确诊。如果高于160/110mmHg,就属于严重高血压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密切观察。

    而在孕期,血压有小幅度的升高不用太过担心,胎宝宝需要更多的养分来生长,就需要更多的血液通过胎盘输送营养物质,那么孕妈的身体会适当的升高血压,保证胎盘供血,大部分孕妈血压升高有限,但还是有一些升高到高血压的范畴,这种也就是妊娠期高血压,一般在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有的孕妈分娩半年之后还是高血压,那就属于慢性高血压了。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如何才能早发现?

    贾秀荣介绍,要想尽早发现妊娠期血压是否异常,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及时产检,测量血压,必要时还检查尿蛋白是否为阳性,血小板是否减少、肝功能是否出现异常。生活中,准妈妈如果发现自己持续头痛、看不清东西,或者持续的上腹部疼痛,出现少尿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或者抽搐,一定要及时就诊。此外,有统计表明,有下面这些因素的女性更容易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40岁以上或者18岁以下的,有子痫前期病史的、抗磷脂抗体测出阳性;

    有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这些疾病;

    有子痫前期家族史,特别是母亲或者姐妹得过;

    这次怀孕是多胎妊娠或者妊娠间隔时间超过10年;

    初次产检BMI≥35kg/m²、孕早期收缩压超过130或者舒张压超过80等等。

    如果符合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那孕妈可得小心了。孕期要适度锻炼,合理休息、合理饮食、补钙等。

    “中招”后该怎么办?

    “合理饮食是控制、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贾秀荣说,妊娠期高血压症患者的饮食应该遵循“三高一低”的原则,即高蛋白、高钙、高钾、低钠。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多补充优质蛋白质。每日建议摄入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按每公斤体重1g进行计算,可以达到100g左右。

    对于钙的摄入量,准妈妈在孕早期每天保持800mg,孕中、晚期每天1000mg。当通过饮食无法摄入足量的钙时,应补充补钙制剂。

    钾在多种食物中含量都比较丰富,正常饮食、不偏食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缺钾。

    对于多数孕期女性,盐的限制不用太过苛刻,不过对于已经发生全身水肿的孕妈,就得相对严格一些了。日常饮食要清淡,食盐摄入量建议控制在每天6g以下。所以除了做饭时少放盐,腌制食品、罐头食品、调味汁、咸菜等含盐量高的食品也要尽量避免,酱油也不建议多吃——6ml酱油就和1g盐的含钠量差不多了。

    脂肪摄入也要限

    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妈妈,对自己的日常饮食一定要多上心,除了“三高一低”外,脂肪的摄入也要控制。贾秀荣表示,孕期女性摄入的饱和脂肪要减少,如猪牛羊肉,相应的可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建议多食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性脂肪,如菜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每天烹饪用油建议20g左右。

    同时,蔬菜水果能够帮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对妊高症患者也有好处,建议每天一斤以上蔬菜,半斤左右水果,最好多种蔬菜水果搭配着吃。

    此外,辛辣刺激和神经兴奋可能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所以尽量避免少吃或者不吃辣椒、芥末、咖喱,茶等调料或者食品。

    “一般孕妈,生了宝宝后,妊娠期高血压就完全治愈了。”贾秀荣说,也有的孕妈妊娠期高血压可延续到产后,还有的孕妈孕前没有高血压,却在产后患了高血压,称之为产后高血压,必须要严格重视。

    【小科普】孕期运动指南

    孕妈进行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可帮助控制孕期体重、改善孕妇血糖,对自然分娩有好处;还可增强孕妇的自信心,降低产后抑郁的风险。

    怀孕初期(1-12周),胎盘在子宫里未长牢,剧烈运动刺激子宫收缩容易导致流产。因此怀孕初期,可适当辅以一些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一般不建议剧烈运动,特殊体质除外;

    怀孕中期(13~27周),孕妇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这个时期孕妇运动,会带动胎儿一起运动,有利于胎儿的发育,这时慢跑是可以选择的,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他运动;

    怀孕后期(28周后),孕妇体重快速增加,孕肚明显,这时孕妇的行动不是很方便,也不适合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或子宫收缩,导致早产。